数以科技 2024-12-05 03:20 149 次浏览

一、数学煎鱼定律?

20条鱼40个面,一次煎2条可以理解为一次煎2面,所以是5分钟.只是有一条鱼煎了一面后要拿出来,后来再煎另一面.公式:数量(总要煎鱼的数量)×面数(每条鱼有多少面)÷锅内鱼数(就是可以锅里可以放几条鱼)×每面时间(煎鱼每面所需要的时间)=总时间.这个公式就是:20×2÷2×5=100(分钟).

二、杨振宁发现什么定律?

宇称不守恒定律,是指在弱相互作用中,互为镜像的物质的运动不对称,由吴健雄用钴60验证。

宇称不守恒定律是指:在弱相互作用中,互为镜像的物质的运动不对称,由吴健雄用钴60验证。

科学界在1956年前一直认为宇称守恒,也就是说一个粒子的镜像与其本身性质完全相同。

1956年,科学家发现θ和τ两种介子的自旋、质量、寿命、电荷等完全相同,多数人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粒子,但θ介子衰变时产生两个π介子,τ子衰变时产生3个,这又说明它们是不同种粒子。

三、一名数学家发现的时间定律?

时间对于地球上的人类而言,只是一个计量单位,但其实时间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在此。时间在科学领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一个概念。因为时间它只能够向前走,而并不可以进行倒退。人的一生则就是活生生的一个时间的概念。从出生到死亡其实也不过100年的时间。时间我们可以感知到,但却不可以去触碰。时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东西呢?

爱因斯坦曾经说过,时间也许只是人类对于感知上的一种错觉,宇宙太空中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世间这样的概念。并且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中也明确地阐述时间、空间和物质三者之间的联系。只有相对于人类或者地球上的一种坐标系来说,时间才存在。这也就是说时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,如果没有具象的表现,他根本没有办法。

虽然爱因斯坦会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,但这也不意味着所有的科学家都非常百分百地相信他的观点。也许爱因斯坦的大部分观念都非常的正确,但难道他就没有错误吗?如果说时间真的是一种抽象的概念,那么人类对于抽象的理解又应该怎么解释呢?不过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,科学家也慢慢地理解了爱因斯坦对于时间的这种抽象理解。也许就是因为爱因斯坦的聪明,才使得人们需要进化到一定程度才能对他的学说进行一个理解。

在上个世纪70年代,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,将飞机上放了一个摆钟,并且在地面也放下一个摆钟。同时将他们的时间定格。让飞机绕地球飞越一圈之后,得出的结果却让人有些不太理解。时间似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只是一个相对的。他会受着地球自然界的很多因素影响而变化,这也从侧面的证明了爱因斯坦相对论。

然后科学家们又不断地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,迫切地证明。而这些事验证了爱因斯坦的猜测。时间它是存在着一种变量的关系,不同的环境当中,他会有不同的改变,就如同时间在太空中和地球上的时间流速是不同,或者在比较强的引力场中,时间的轴承也不一样。如果时间的流速可以在不同的环境当中有所变化,那么那些科幻著作当中的穿越时空可能就会变为现实。

四、中国经典数学定律?

中国的数学定理勾股定理。其实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毕达哥拉斯定理。

勾股定律(别称:勾股弦定理、勾股定理),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。最早提出并证明此定理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(公元前6世纪),在中国最早由商高提出(周朝时期)。它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。

五、数学定律公式大全?

一、公式

几何公式

►长方形的周长=(长 宽)×2

c=(a b)×2

►长方形的面积=长×宽

s=ab

►正方形的周长=边长×4

c=4a

►正方形的面积=边长×边长

s=a.a=a

►三角形的面积=底×高÷2

s=ah÷2

►三角形的内角和=180度

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=底×高

s=ah

►梯形的面积=(上底 下底)×高÷2

s=(a+b)h÷2

►圆的直径=半径×2(d=2r)

►圆的半径=直径÷2(r=d÷2)

►圆的周长=圆周率×直径=圆周率×半径×2

c=πd =2πr

►圆的面积=圆周率×半径×半径

s=πr×r

►长方体的体积=长×宽×高

v=abh

►正方体的体积=棱长×棱长×棱长v=aaa

►圆柱的侧面积: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

s=ch=πdh=2πrh

►圆柱的表面积: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

s=ch 2s=ch 2πr×r

►圆柱的体积: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

v=sh

►圆锥的体积=1/3底面×积高

v=1/3sh

单位换算

►1公里=1千米=1000米

1米=10分米

1分米=10厘米

1厘米=10毫米

►1平方米=100平方分米

1平方分米=100平方厘米

1平方厘米=100平方毫米

►1立方米=1000立方分米

1立方分米=1000立方厘米

1立方厘米=1000立方毫米

►1吨=1000千克

1千克=1000克=1公斤=2市斤

►1公顷=10000平方米

1亩=666.666平方米

►1升=1立方分米=1000毫升

1毫升=1立方厘米

►1元=10角

1角=10分

1元=100分

►1世纪=100年

1年=12月

大月(31天)有:18月

小月(30天)的有:49月

平年2月28天,闰年2月29天

平年全年365天,闰年全年366天

1日=24小时

1时=60分=3600秒

1分=60秒

数量关系

►每份数×份数=总数

总数÷每份数=份数

总数÷份数=每份数

►1倍数×倍数=几倍数

几倍数÷1倍数=倍数

几倍数÷倍数=1倍数

►速度×时间=路程

路程÷速度=时间

路程÷时间=速度

►单价×数量=总价

总价÷单价=数量

总价÷数量=单价

►工作效率×工作时间=工作总量

工作总量÷工作效率=工作时间

工作总量÷工作时间=工作效率

►加数+加数=和

和-一个加数=另一个加数

►被减数-减数=差

被减数-差=减数

差+减数=被减数

►因数×因数=积

积÷一个因数=另一个因数

►被除数÷除数=商

被除数÷商=除数

商×除数=被除数

特殊问题

►相遇问题

相遇路程=速度和×相遇时间

相遇时间=相遇路程÷速度和

速度和=相遇路程÷相遇时间

►追及问题

追及距离=速度差×追及时间

追及时间=追及距离÷速度差

速度差=追及距离÷追及时间

►流水问题

(1)一般公式:

顺流速度=静水速度+水流速度

逆流速度=静水速度-水流速度

静水速度=(顺流速度+逆流速度)÷2

水流速度=(顺流速度-逆流速度)÷2

(2)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:

甲船顺水速度 乙船逆水速度=甲船静水速度 乙船静水速度

(3)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:

后(前)船静水速度-前(后)船静水速度=两船距离缩小(拉大)速度

►浓度问题

溶质的重量+溶剂的重量=溶液的重量

溶质的重量÷溶液的重量×100%=浓度

溶液的重量×浓度=溶质的重量

溶质的重量÷浓度=溶液的重量

►利润与折扣问题

利润=售出价-成本

利润率=利润÷成本×100%=(售出价÷成本-1)×100%

涨跌金额=本金×涨跌百分比

折扣=实际售价÷原售价×100%(折扣<1)

利息=本金×利率×时间

税后利息=本金×利率×时间×(1-5%)

►工程问题

工作效率×工作时间=工作总量

工作总量÷工作时间=工作效率

工作总量÷工作效率=工作时间

1÷工作时间=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

1÷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=工作时间

二、数与数的运算

概念

►整数

1、整数的意义

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。

2、自然数

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,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,2,3……叫做自然数。

一个物体也没有,用0表示。0也是自然数。

3、计数单位

一(个)、十、百、千、万、十万、百万、千万、亿……都是计数单位。其中“一”是计数的基本单位。

10个1是10,10个10是100……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。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。

4、数位

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,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。

5、整数的读法:从高位到低位,一级一级地读。读亿级、万级时,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,再在后面加一个“亿”或“万”字。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,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。

6、整数的写法:从高位到低位,一级一级地写,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,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。

7、一个较大的多位数,为了读写方便,常常把它改写成用“万”或“亿”作单位的数。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,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,写成近似数。

⑴ 准确数:在实际生活中,为了计数的简便,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。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。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;改写成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.543 亿。

⑵ 近似数:根据实际需要,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,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,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。例如: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。⑶ 四舍五入法:求近似数,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,比5小就舍去,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。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。

8、整数大小的比较: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,如果位数相同,就看最高位,最高位上的数大,那个数就大;最高位上的数相同,就看下一位,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。以此类推。

►小数

1、小数的意义

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、100份、1000份……得到的十分之几、百分之几、千分之几…… 可以用小数表示。如1/10记作0.1,7/100记作0.07。

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,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,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……

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、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。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,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,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,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。

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,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(0.1);第二位叫百分位,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(0.01)……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,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。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,就叫做几位小数。如0.36是两位小数,3.066是三位小数。

在小数里,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。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“十分之一”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“一”之间的进率也是10。

2、小数的读法:读小数的时候,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,小数点读作“点”,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。

3、小数的写法:写小数的时候,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,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,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。

4、比较小数的大小: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,,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;整数部分相同的,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;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,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……

5、小数的分类

⑴ 纯小数: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,叫做纯小数。例如:0.25 、 0.368 都是纯小数。

⑵ 带小数: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,叫做带小数。例如:3.25 、 5.26 都是带小数。

⑶ 有限小数: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,叫做有限小数。例如:41.7 、 25.3 、 0.23 都是有限小数。

⑷ 无限小数: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,叫做无限小数。例如:4.33 …… 3.1415926 ……

⑸ 无限不循环小数:一个数的小数部分,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,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。例如:π

⑹ 循环小数:一个数的小数部分,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,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。例如:3.555 …… 0.0333 …… 12.109109 ……

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,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。例如:3.99 ……的循环节是“ 9 ” ,0.5454 ……的循环节是“ 54 ” 。

⑺ 纯循环小数: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,叫做纯循环小数。例如:3.111 …… 0.5656 ……

⑻ 混循环小数: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,叫做混循环小数。3.1222 …… 0.03333 ……

写循环小数的时候,为了简便,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,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、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。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,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。

►分数

1、分数的意义

把单位“1”平均分成若干份,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。

在分数里,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;分数线下面的数,叫做分母,表示把单位“1”平均分成多少份;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,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。

把单位“1”平均分成若干份,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,叫做分数单位。

2、分数的读法:读分数时,先读分母再读“分之”然后读分子,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。

3、分数的写法:先写分数线,再写分母,最后写分子,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。

4、比较分数的大小:

⑴ 分母相同的分数,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。

⑵ 分子相同的分数,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。

⑶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,通常是先通分,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,再比较大小。

⑷ 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,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,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;如果整数部分相同,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,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。

5、分数的分类

按照分子、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,可以分成:真分数、假分数、带分数

⑴ 真分数: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。真分数小于1。

⑵ 假分数: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,叫做假分数。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。

⑶ 带分数: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,通常叫做带分数。

6、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

⑴ 除法是一种运算,有运算符号;分数是一种数。因此,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,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。

⑵ 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,根据除法中“商不变”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。

⑶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(0除外),分数的大小不变,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,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。

7、约分和通分

⑴ 分子、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,叫做最简分数。

⑵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、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,叫做约分。

⑶ 约分的方法: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(1除外)去除分子、分母;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。

⑷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,叫做通分。

⑸ 通分的方法: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,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。

8、倒数

⑴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。

⑵ 求一个数(0除外)的倒数,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、分母调换位置。

⑶ 1的倒数是1,0没有倒数

►百分数

1、百分数的意义

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,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。百分数通常用"%"来表示。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。

2、百分数的读法:读百分数时,先读百分之,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,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。

3、百分数的写法: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,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“%”来表示。

4、百分数与折数、成数的互化:

例如:三折就是30%,七五折就是75%,成数就是十分之几,如一成就是10%,则六成五就是65%。

5、纳税和利息:

税率: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。

利率:利息与本金的百分率。由银行规定按年或按月计算。

利息的计算公式:利息=本金×利率×时间

6、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:

⑴ 意义不同。百分数是“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。”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,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。如:可以说 1米 是 5米 的 20%,不可以说“一段绳子长为20%米。”因此,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。分数是“把单位‘1’平均分成若干份,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”。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,如:甲数是3,乙数是4,甲数是乙数的?;还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,如:犌э恕 米等。

⑵ 应用范围不同。百分数在生产、工作和生活中,常用于调查、统计、分析与比较。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、计算中,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。

⑶ 书写形式不同。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,而采用百分号“%”来表示。如:百分之四十五,写作:45%;百分数的分母固定为100,因此,不论百分数 的分子、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,都不约分;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数,也可以是小数。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,它的表示形式有:真分数、假分数、带分数,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,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。

7、数的互化

⑴ 小数化成分数:原来有几位小数,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,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,能约分的要约分。

⑵ 分数化成小数:用分母去除分子。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,有的不能除尽,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,一般保留三位小数。

⑶ 一个最简分数,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,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,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;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,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。

⑷ 小数化成百分数: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,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。

⑸ 百分数化成小数:把百分数化成小数,只要把百分号去掉,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。

⑹ 分数化成百分数: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(除不尽时,通常保留三位小数),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。

⑺ 百分数化成小数: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,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。

►数的整除

1、整除的意义

整数a除以整数b(b ≠ 0),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,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,或者说b能整除a 。

除尽的意义 甲数除以乙数,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0时,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,(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)这里的甲数、乙数可以是自然数,也可以是小数(乙数不能为0)。

2、约数和倍数

⑴ 如果数a能被数b(b ≠ 0)整除,a就叫做b的倍数,b就叫做a的约数(或a的因数)。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。

⑵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,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,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。

⑶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,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,没有最大的倍数。

3、奇数和偶数

⑴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。

①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。0也是偶数。

②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。

⑵ 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:

① 相邻两个自然数之和是奇数,之积是偶数。

② 奇数 奇数=偶数,奇数 偶数=奇数,偶数 偶数=偶数;奇数-奇数=偶数,

奇数-偶数=奇数,偶数-奇数=奇数,偶数-偶数=偶数;奇数×奇数=奇数,奇数×偶数=偶数,偶数×偶数=偶数。

4、整除的特征

⑴ 个位上是0、2、4、6、8的数,都能被2整除。

⑵ 个位上是0或5的数,都能被5整除。

⑶ 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,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。

⑷ 一个数个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,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。

⑸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,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。

⑹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(或25)整除,这个数就能被4(或25)整除。

⑺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(或125)整除,这个数就能被8(或125)整除。

5、质数和合数

⑴ 一个数,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,这样的数叫做质数(或素数),100以内的质数有:2、3、5、7、11、13、17、19、23、29、31、37、41、43、47、53、59、61、67、71、73、79、83、89、97。

⑵ 一个数,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,这样的数叫做合数,例如 4、6、8、9、12都是合数。

⑶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,自然数除了1外,不是质数就是合数。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,可分为质数、合数和1。

6、分解质因数

⑴ 质因数

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。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,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,例如15=3×5,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。

⑵ 分解质因数

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,叫做分解质因数。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。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,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,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。

⑶ 公因(约)数

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。其中最大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。

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,叫做互质数。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,有下列几种情况:①和任何自然数互质;

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;

③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,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;

④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,这两个合数互质,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,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。

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,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。

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,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。

⑷ 公倍数

①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。其中最大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倍数。

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: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,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,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,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。

②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,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,其中最小的一个,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。

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:先用这几个数(或其中的部分数)的公约数去除,一直除到互质(或两两互质)为止,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,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。

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,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。

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,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。

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,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。

性质和规律

(一)商不变的规律

商不变的规律:在除法里,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,商不变。

(二)小数的性质

小数的性质: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。

(三)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

1、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,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;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,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;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,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……

2、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,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;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,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;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,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……

3、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,要用“0"补足位。

(四)分数的基本性质

分数的基本性质: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(零除外),分数的大小不变。

(五)分数与除法的关系

1、被除数÷除数= 被除数/除数

2、因为零不能作除数,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。

3、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,除数相当于分母。

运算法则

(一)整数四则运算的法则

1、整数加法:

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。

在加法里,相加的数叫做加数,加得的数叫做和。加数是部分数,和是总数。

加数 加数=和 一个加数=和-另一个加数

2、整数减法:

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,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。

在减法里,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,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,未知的加数叫做差。被减数是总数,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。

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。

3、整数乘法:

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。

在乘法里,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。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。

在乘法里,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. 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。

一个因数× 一个因数 =积 一个因数=积÷另一个因数

4、整数除法:

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,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。

在除法里,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,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,所求的因数叫做商。

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。

在除法里,0不能做除数。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,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,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。

被除数÷除数=商 除数=被除数÷商 被除数=商×除数

5、乘方:

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。例如 3 × 3 =32

(二)小数四则运算

1、小数加法: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。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。

2、小数减法:

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。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,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。

3、小数乘法:

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,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;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、百分之几、千分之几……是多少。

4、小数除法:

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,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,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。

(三)分数四则运算

1、分数加法:

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。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。

2、分数减法:

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。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,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。

3、分数乘法:

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,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。

4、分数除法:

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。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,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。

(四)运算定律

1、加法运算定律

⑴ 加法交换律:

两个数相加,交换加数的位置,它们的和不变,即a b=b a 。

⑵ 加法结合律:

三个数相加,先把前两个数相加,再加上第三个数;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,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,即(a b) c=a (b c) 。

2、乘法运算定律

⑴ 乘法交换律:

两个数相乘,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,即a×b=b×a。

⑵ 乘法结合律:

三个数相乘,先把前两个数相乘,再乘以第三个数;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,再和第一个数相乘,它们的积不变,即(a×b)×c=a×(b×c) 。

⑶乘法分配律:

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,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,再把两个积相加,即(a b)×c=a×c b×c 。

⑷ 乘法分配律扩展:

两个数的差与一数相乘,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,再相减,即(a-b) ×c=a×c-b×c

3、减法运算定律

⑴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,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,差不变,即a-b-c=a-(b c) 。

⑵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,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,再减去第一个减数,即a-b-c=a-c-b。

4、除法运算定律

⑴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,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集,即a÷b÷c=a÷(b×c)。

⑵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,可以先除以第二除数,再除以第一个除数,即a÷b÷c=a÷c÷b。

5、其它

a-b c=a c-b

a-b c=a (b-c)

a÷b×c=a×c÷b

a÷b×c=a÷(b÷c)

6、积的变化规律:在乘法中,一个因数不变,另一个因数扩大(或缩小)若干倍,积也扩大(或缩小)相同的倍数。

推广:一个因数扩大a倍,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,积扩大ab倍。一个因数缩小a倍,另一个因数缩小b倍,积缩小ab倍。

7、商不变性质:在除法中,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(或缩小)相同的倍数,商不变。m≠0 a÷b=(a×m) ÷(b×m)=(a÷m) ÷(b÷m)

推广:被除数扩大(或缩小)a倍,除数不变,商也扩大(或缩小)a倍。

被除数不变,除数扩大(或缩小)a倍,商反而缩小(或扩大)a倍。

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性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。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注意余数。如:8500÷200= 可以把被除数、除数同时缩小100倍来除,即85÷2= ,商不变,但此时的余数1是被缩小100倍后的,所以还原成原来的余数应该是100。

(五)计算方法

1、整数加法计算法则:

相同数位对齐,从低位加起,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,就向前一位进一。

2、整数减法计算法则:

相同数位对齐,从低位加起,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,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,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,再减。

3、整数乘法计算法则:

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,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,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,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。

4、整数除法计算法则:

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,除数是几位数,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;如果不够除,就多看一位,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,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。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,要补“0”占位。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。

5、小数乘法法则:

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,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,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,点上小数点;如果位数不够,就用“0”补足。

6、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:

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,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;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,就在余数后面添“0”,再继续除。

7、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:

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,使它变成整数,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(位数不够的补“0”),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。

8、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:

同分母分数相加减,只把分子相加减,分母不变。

9、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:

先通分,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。

10、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:

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,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。

11、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:

分数乘整数,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,分母不变;分数乘分数,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,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。

12、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:

甲数除以乙数(0除外),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。

(六) 运算顺序

1、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。

2、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。

3、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: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;两级运算先算乘、除法,后算加减法。

4、有括号的混合运算:先算小括号里面的,再算中括号里面的,最后算括号外面的。

5、第一级运算: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。

6、第二级运算: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

六、数学定律有哪些?

1、三角形各边的垂直一平分线交于一点。

2、勾股定理(毕达哥拉斯定理)

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,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(即“勾”,“股”)边长平方和等于斜边(即“弦”)边长的平方。也就是说,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a和b,斜边为c,那么a² b²=c² 。

3、从三角形的各顶点向其对边所作的三条垂线交于一点

4、射影定理(欧几里得定理)

5、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,并且,各中线被这个点分成2:1的两部分

6、设三角形abc的外心为o,垂心为h,从o向bc边引垂线,设垂足为m,则ah=2om

7、三角形的外心,垂心,重心在同一条直线上。

8、(九点圆或欧拉圆或费尔巴赫圆)三角形中,三边中心、从各顶点向其对边所引垂线的垂足,以及垂心与各顶点连线的中点,这九个点在同一个圆上,

9、四边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和两条对角线中点的连线交于一点

10、间隔的连接六边形的边的中点所作出的两个三角形的重心是重合的。

11、欧拉定理:三角形的外心、重心、九点圆圆心、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(欧拉线)上

12、库立奇*大上定理:(圆内接四边形的九点圆)

圆周上有四点,过其中任三点作三角形,这四个三角形的九点圆圆心都在同一圆周上,我们把过这四个九点圆圆心的圆叫做圆内接四边形的九点圆。

13、(内心)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,内切圆的半径公式:$r=sqrt{[(s-a)(s-b)(s-c)]/s}$s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

14、(旁心)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和另外两个顶点处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

15、中线定理:(巴布斯定理)设三角形abc的边bc的中点为p,则有$ab^2 ac^2=2(ap^2 bp^2)$

16、斯图尔特定理:p将三角形abc的边bc内分成m:n,则有$nxxab^2 mxxac^2=(m n)ap^2 (mn)/(m n)bc^2$

17、波罗摩及多定理: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,连接ab中点m和对角线交点e的直线垂直于cd

18、阿波罗尼斯定理:到两定点a、b的距离之比为定比m:n(值不为1)的点p,位于将线段ab分成m:n的内分点c和外分点d为直径两端点的定圆周上

19、托勒密定理:

圆的内接四边形中,两对角线所包矩形的面积等于 一组对边所包矩形的面积与另一组对边所包矩形的面积之和。 从这个定理可以推出正弦、余弦的和差公式及一系列的三角恒等式,托勒密定理实质上是关于共圆性的基本性质。

20、以任意三角形abc的边bc、ca、ab为底边,分别向外作底角都是30度的等腰△bdc、△cea、△afb,则△def是正三角形

七、数学霍希定律?

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,是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电路的基础,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g.r.基尔霍夫(gustav robert kirchhoff,1824~1887)提出。基尔霍夫(电路)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(kcl)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(kvl)。

霍希(电路)定律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,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,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。

八、数学有哪些定律?

阿贝尔-鲁菲尼定理

阿蒂亚-辛格指标定理

阿贝尔定理

安达尔定理

阿贝尔二项式定理

阿贝尔曲线定理

艾森斯坦定理

奥尔定理

阿基米德中点定理

波尔查诺-魏尔施特拉斯定理 巴拿赫-塔斯基悖论

伯特兰-切比雪夫定理

贝亚蒂定理

贝叶斯定理

博特周期性定理

闭图像定理

伯恩斯坦定理

不动点定理

布列安桑定理

布朗定理

贝祖定理

博苏克-乌拉姆定理

垂径定理

陈氏定理

采样定理

迪尼定理

等周定理

代数基本定理

多项式余数定理

大数定律

狄利克雷定理

棣美弗定理

棣美弗-拉普拉斯定理

笛卡儿定理

多项式定理

笛沙格定理

二项式定理

富比尼定理

范德瓦尔登定理

费马大定理

法图引理

费马平方和定理

法伊特-汤普森定理

弗罗贝尼乌斯定理

费马小定理

凡·奥贝尔定理

芬斯勒-哈德维格尔定理

反函数定理

费马多边形数定理

格林公式

鸽巢原理

吉洪诺夫定理

高斯-马尔可夫定理

谷山-志村定理

哥德尔完备性定理

惯性定理

哥德尔不完备定理

广义正交定理

古尔丁定理

高斯散度定理

古斯塔夫森定理

共轭复根定理

高斯-卢卡斯定理

哥德巴赫-欧拉定理

勾股定理

格尔丰德-施奈德定理

赫尔不兰特定理

黑林格-特普利茨定理

华勒斯-波埃伊-格维也纳定理 霍普夫-里诺定理

海涅-波莱尔定理

亥姆霍兹定理

赫尔德定理

蝴蝶定理

绝妙定理

介值定理

积分第一中值定理

紧致性定理

积分第二中值定理

夹挤定理

卷积定理

极值定理

基尔霍夫定理

角平分线定理

柯西定理

克莱尼不动点定理

康托尔定理

柯西中值定理

可靠性定理

克莱姆法则

柯西-利普希茨定理

戡根定理

康托尔-伯恩斯坦-施罗德定理 凯莱-哈密顿定理

克纳斯特-塔斯基定理

卡迈克尔定理

柯西积分定理

克罗内克尔定理

克罗内克尔-韦伯定理

卡诺定理

零一律

卢辛定理

勒贝格控制收敛定理

勒文海姆-斯科伦定理

罗尔定理

拉格朗日定理 (群论)

拉格朗日中值定理

拉姆齐定理

拉克斯-米尔格拉姆定理

黎曼映射定理

吕利耶定理

勒让德定理

拉格朗日定理 (数论)

勒贝格微分定理

雷维收敛定理

刘维尔定理

六指数定理

黎曼级数定理

林德曼-魏尔斯特拉斯定理 毛球定理

莫雷角三分线定理

迈尔斯定理

米迪定理

myhill-nerode定理

马勒定理

闵可夫斯基定理

莫尔-马歇罗尼定理

密克定理

梅涅劳斯定理

莫雷拉定理

纳什嵌入定理

拿破仑定理

欧拉定理 (数论)

欧拉旋转定理

欧几里德定理

欧拉定理 (几何学)

庞加莱-霍普夫定理

皮克定理

谱定理

婆罗摩笈多定理

帕斯卡定理

帕普斯定理

普罗斯定理

皮卡定理

切消定理

齐肯多夫定理

曲线基本定理

四色定理

算术基本定理

斯坦纳-雷姆斯定理

四顶点定理

四平方和定理

斯托克斯定理

素数定理

斯托尔兹-切萨罗定理 stone布尔代数表示定理 sun-ni定理

斯图尔特定理

塞瓦定理

射影定理

泰勒斯定理

同构基本定理

泰勒中值定理

泰勒公式

turán定理

泰博定理

图厄定理

托勒密定理

wolstenholme定理

无限猴子定理

威尔逊定理

魏尔施特拉斯逼近定理

微积分基本定理

韦达定理

维维亚尼定理

五色定理

韦伯定理

西罗定理

西姆松定理

西尔维斯特-加莱定理

线性代数基本定理

线性同余定理

有噪信道编码定理

有限简单群分类

演绎定理

圆幂定理

友谊定理

因式定理

隐函数定理

有理根定理

余弦定理

中国剩余定理

证明所有素数的倒数之和发散 秩-零度定理

祖暅原理

中心极限定理

中值定理

詹姆斯定理

最大流最小割定理

主轴定理

中线定理

正切定理

正弦定理

九、傅里叶定律数学表达?

傅里叶变换的目的是可将时域(即时间域)上的信号转变为频域(即频率域)上的信号,随着域的不同,对同一个事物的了解角度也就随之改变,因此在时域中某些不好处理的地方,在频域就可以较为简单的处理。

傅里叶变换公式:

(w代表频率,t代表时间,e^-iwt为复变函数)

傅里叶变换认为一个周期函数(信号)包含多个频率分量,任意函数(信号)f(t)可通过多个周期函数(基函数)相加而合成。

从物理角度理解傅里叶变换是以一组特殊的函数(三角函数)为正交基,对原函数进行线性变换,物理意义便是原函数在各组基函数的投影。

十、高等数学哪些定律

高等数学哪些定律

高等数学是大学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中包含许多重要的数学定律。这些定律在数学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为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在本文中,我们将讨论高等数学中一些常见的定律,了解它们的含义和应用。

1. 极限定理

极限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概念,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表现。极限定理包括夹逼定理、单调有界准则、洛必达法则等,这些定理帮助我们求解各种极限问题,揭示了函数在特定条件下的收敛性和发散性。

2. 导数与微分定理

导数和微分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,它们描述了函数的变化率和切线斜率。导数与微分定理包括拉格朗日中值定理、柯西中值定理等,这些定理揭示了函数在不同点之间的变化规律,并为函数的最值、凹凸性等性质提供了依据。

3. 积分与定积分定理

积分是微积分的另一个重要概念,它描述了函数在一定区间内的累积效应。定积分定理包括韦达定理、牛顿-莱布尼茨公式等,这些定理帮助我们求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,分析函数在区间上的面积与变化情况。

4. 函数极值与最值定理

函数极值与最值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内容,通过导数的方法可以求得函数的极值点和最值点。这些定理包括费马定理、柯西定理等,帮助我们判断函数的极值点和最值点,进而分析函数的凹凸性和拐点。

5. 泰勒展开与泰勒定理

泰勒展开是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近似表达式,泰勒定理则给出了函数在一定条件下的展开形式和误差估计。这些定理为我们的数值计算和函数逼近提供了重要依据,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函数的局部性质。

结语

高等数学中的各种定律为我们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供了重要支持,它们构成了数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。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定律,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,拓展数学思维,提高数学建模和分析的能力。

top
网站地图